close

讀書  

都年過30了,沒想到這輩子到這歲數才知道書要怎麼唸,不過晚知道比不知道來的好,下面是我這一年來的讀書心得。

 


一門學問大制上分成三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原理】,這部份的東西就是有唸過你一定會,它多半就是假設跟定義,重不重要?超重要,如果這一部份沒有看熟基本上後面的連看都看不懂,但只要讀熟會發現這是最輕而易舉能拿到分數的部份,而且因為是原理,不需要花腦筋去背訟它,如果是留在相關的工作領域,甚至可以說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第二個部份是【解題】,當原理提出來後,對應特定問題發展出來的解法稱之為公式,如果數理能力不弱的話可以練習推導,但到最後還是要花時間背訟下來,因為考試時間有限,沒有時間讓你一步步推導,所以要背下來,不然在考場上【懷絕學而死戰場】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第三個部份則是【難題】,解題有時候就像是在打繩結,轉一個彎算是基本,但當轉兩三個彎以上的就算難題了,難題的部份有些可能要老師幫忙解答,有些可能就要去熟悉一些特殊的解題技巧才有辨法解答。

 

基本上個人認為唸書必需要唸3輪以上才能算真正準備好要上考場。此外,唸書最快的方法就是慢慢唸,慢慢唸真的很重要!!

 

第一輪是時間花最久的一輪,因為你必需要把【原理】+【解題】+【難題】都做過一遍,【原理】很花時間,【解題】的部份因為是第一次接觸通常也非常棘手,【難題】的部份搞不好連寫都不會寫,在這個階段雖然花的時間較長,但基本上還算是比較輕鬆的,因為是第一次接觸的東西,能保持著求知的新鮮感,但當讀完後很多人都會開始有患得患失的現像,為什麼?因為你會發現您東西忘掉一大半以上,事實上這很正常,除了【原理】的部份是較不需要背訟外,事實上在【解題】跟【難題】都是有公式或技巧需要去背訟或熟悉的,在唸的時候會是因為人有短期記憶這一個機制在,所以你唸的時候會是因為短期記憶在幫你,唸過這個章節後就隨風而去了,我們準備考試是在比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跑,不需要為記不住東西這個擔心。個人的經驗是在第一輪唸完時不要去碰題庫本跟考古題,它除了讓你緊張擔心加胡思亂想外一點幫助都沒有。第一輪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原理】給搞懂,其它反而較其次了。

 

第二輪開始,因為【原理】的部份己經熟悉,就算有些忘記,但相信只要看過便很快能理解它的意思,因此需要理解的【原理】部份時間便能有效縮短,第二輪的重點將會放在【解題】的公式跟技巧上,如果說考試時【原理】的分數佔40分的話那【解題】的部份也肯定佔相當的分數,所有的公式都是由【原理】所推導出來的,或許可以自行試著推導,但最終還是要背訟下來,透過大量題目的演練,同一條公式使用的次數變多了,相信要背訟下來並不是太難的問題,至於【難題】的部份,比較簡單的難題相信己經有能力解答,但要真的太難或是要轉太多彎的部份或是需要使用些特殊技巧的可能還是要請老師或程度好的同學幫忙才行。

 

開始唸第三輪,時間理應比第二輪更快一些,因為【原理】和【解題】都己經熟悉,這階段就是狂做題目的階段,不停的增加熟練度和解題的速度,基本上唸到這一輪大部份的考試己經有能力應付了。第三輪唸完後可以開始準備自己的考前筆記了,考前筆記的內容自然是你認為重點公式或是容易忘的東西,在進教室前能迅速利用【短期記憶】讓你偷吃步一下,最好在考卷發下來就直接寫在考卷上,有出就賺到,沒出就是寫心安的那種。

 

如果時間真的夠充裕到讓你唸第四輪,或是非拿高分不足以証明自己實力,那就好好準備【難題】的部份吧,不能說【難題】的部份不重要,畢竟有些考試不是分數及格制,而是名額錄取制時,這一兩題的【難題】往往就是勝負的關鍵,因為個人目前參與的考試皆為分數及格制,往後搞不好會遇到,但如果真會遇到,就只能說多問老師或是多請教程度好的同學了。

 

最後想說的是,一天要唸多少時間才夠?每天有效的讀書時間最少要6小時以上,考前最好能加到8小時以上,書到底要唸多久?有一說答案是1400小時,基本上我讚同這個標準,可以把1400小時當成基準,如果能超過1400小時愈多你考上的機會自然愈大,愈低於1400小時考上的機會就愈低,個人這一年來唸書的心得,給要準備的朋友參考看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WM小烏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